首页

艾踩视频网冰时代视频

时间:2025-05-23 20:46:08 作者: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委原书记、二级巡视员冯鲁伟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浏览量:74350

  中新社广州4月19日电 (记者 程景伟)第135届广交会一期19日在广州落幕。连日来,中国企业带来了大批“紧俏货”,这些质优价美的产品吸引十几万名境外采购商前来订货,交易会现场洽谈成交气氛热烈。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以来,从未间断。广交会的变迁史,也堪称中国制造的进化史。创办初期,广交会出口成交以中小商品、农副土特产品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日用消费品逐步成为广交会畅销的主导产品。

  如今,广交会有了更多的“中国智造”产品。走进第135届广交会一期,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定制化产品成为主流,智能机器人、光伏太阳能、自动驾驶系统、新能源汽车、脑机接口智能仿生手等高新科技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4月17日,中国家电企业工作人员与境外采购商在第135届广交会上洽谈。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摄

  一直以来,中国产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在全球市场中赢得了出口优势。本届广交会上,不少中国企业瞄准解决海外消费者痛点,创新研发推出的清洁、擦窗、送餐、割草等各种家用机器人产品,受到了采购商认可,收获了可观的订单。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品在全球市场备受关注。广汽集团携旗下新能源车型矩阵,亮相本届广交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该企业展出的一辆极具现代感的超级轿跑汽车,吸引了众多采购商试乘体验。这是广汽纯电超级轿跑“昊铂SSR”车型,目前已实现量产上市。

4月17日,中国企业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展出的一款新能源汽车吸引境外采购商驻足观看。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摄

  据广汽国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卫海岗介绍,除了三款新能源车型,广汽在本届广交会还展示电子电气“星灵”架构、全固态动力电池、夸克电驱等技术成果。其中,全固态动力电池采用高强致密复合电解质膜,使电池在200℃热箱测试中不发生爆炸。

  伴随着全球能源紧张、用电成本高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成为境外采购商下单时对产品考虑的重要因素。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大马力智能拖拉机,可实现全作业区段无级变速,且根据作业负载自动匹配最佳速度,综合作业效率提升30%,综合燃油消耗降低10%。该公司有关负责人称,公司已收获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商的近70笔意向订单,来自南美洲地区的采购商数量快速上升。

  广东肇庆中晶实业有限公司展出一款卡车轮胎压力监测报警系统。该产品采用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输出数据到GPS车队管理系统,能够一次同时实时监测110个轮胎的压力和温度。来自土耳其的采购商法基尔认为,该款产品在土耳其的市场前景会不错,因此当场就签下了订单。

  中国企业在本届广交会上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亮出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受到境外采购商青睐,显示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依然魅力不减。(完)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3沈阳马拉松鸣枪开跑 海内外2.5万名高水平选手参赛

重点旅游城市将成为出行热点地区,旅游人数有望迎年内新高峰,旅游出行预计将超出行总量的60%。中长距离出行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省际市际出行或将超70%。

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从春耕一线看农业强国建设之一

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ESG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时代命题和价值共识。

中方能否证实“美财长耶伦即将访华”?外交部回应

未来我们还需要考虑怎么让非遗工坊能够持续变成乡村经济发展的补充;怎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工坊起到社会组织和文化的浸润作用。非遗毕竟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除了经济功能之外,在文化效应以及社会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多作用。

重庆:奥运观赛带火夜间消费

北京先农坛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见证,神仓建筑群则是北京先农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神仓圆廪被称之为“天下第一仓”。4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位于北京先农坛的神仓建筑群经过腾退修缮向公众开放。这也是该建筑群移建200多年来首次揭开面纱。当天,“神仓历史文化展”同步开幕,以原状陈列配合专题展览的方式,对神仓建筑群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和展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透露,未来,先农坛一些区域在恢复历史风貌后计划逐步开放。(记者 郎佳慧 北京报道)

时习之丨从两会微镜头看总书记关切的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第19届IMC拉开序幕,9月23日上午,国际眼视光教育论坛暨产教融合峰会顺利召开,峰会现场,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眼视光专家学者,纷纷就其所在院校的办学理念、视光人才培养路径、视光教育模式、产教融合赋能视光行业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并作经验分享,共同为眼视光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